积极建设好国家级《基地网点民生项目》,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每个县、区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大局。 加快《基地网点民生项目》的建设,采取有力政策措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秉承上为政府分忧,下为老人造福,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既是国家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更是各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敬老养生文化战略研究中心,通过对养老市场大量的调查表明,为什么中国“夕阳红”事业和产业改革长期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 究其原因: 1.主要体现在用地指标得不到保障,实行定向供地的问题,久拖不决的就土地性质而言,其项目内容与土地用途不符,致使社会化养老服务业项目无法顺利开发; 2.缺乏可操作性,零散、低水平、无规模标准,使服务内容仅停留于口头和形式上; 3.公办养老机构享受政府各种福利和优惠,却要和民办机构养老共同竞争,表面看是政策优惠,而实际是政策歧视。这种双重标准行运行的方式影响了公平市场的形成,挤占了民办机构养老的发展空间,如果任其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道路将越走越偏。 调查发现,长期以来,在政府与养老企业的关系上,政府总是扮演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角色,这让社会资本担忧在参与经营过程中无法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利益;社会资本希望通过法律的完善能解决社会资本和政府之间的契约精神,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 由于我国养老机构发展政策不够完善,竞争机制不够健全,造成养老机构发展面临,定位不清、结构失衡、服务滞后、监管乏力等诸多问题,应急救援能力不足,欺老虐老时有发生,迫切需要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多头管理、市场混乱等问题。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正确对待和处理人口老龄化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发;国家从政策到民生、从夕阳红产业到养老市场、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从制度上松绑,依靠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及时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即:养老工作从行政性经营到社会化经营、从事业化管理到企业化管理、从非经济实体到经济实体、从财政维持到自负盈亏的过程转变,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浙江省出台养老社会化服务业新政: ●允许非政府投资的机构养老,根据市场化定价机制收费 ●民办机构养老享有与公办养老机构同样的税费政策扶持 ●机构养老具备条件可纳入职工基本医疗定点 创建新型的市场主体,全面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优化国家级《基地网点民生项目》的总体布局,避免重复建设,要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确定好改革重点、路径、次序、方法,创造性落实好中央精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